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33570-2017 四轮定位仪.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轮定位仪的产品分类及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

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四轮定位仪。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 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

GB/T 2423.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Ed: 自由跌落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c:振动(正弦)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8268.1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 电磁兼容性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四轮定位仪 four-wheel aligner

测量汽车四轮定位参数的仪器。

3.2

车轮前束 wheel toe-in

包括单轮前束角、单轮前束值、总前束角和总前束值4个参数,车轮前束如图1所示。

3.3

单轮前束 individual wheel toe-in

包括单轮前束角和单轮前束值。左右车轮的旋转平面相对汽车纵向轴线(几何中心线)在水平面内
的夹角称为单轮前束角[0(0,)],车轮前端偏向汽车纵向轴线方向为正,反之为负。单轮前束值

l(l) 为:

li(l.)=d×sinθ(θ,) ………………………… (1)

式中:

l(l,)—— 左(右)侧单轮前束值,单位为毫米(mm);

d —— 车轮前束测量点处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

θ₁ (0.)——左(右)侧单轮前束角,单位为度(°)。

GB/T 33570—2017

3.4

总前束 total wheel toe-in

包括总前束角和总前束值。同轴左、右轮前束之和。

总前束角0 为 :

0r=01+0, …… ( 2)

式中:

θr— 总前束角,单位为度(°);

01——左侧单轮前束角,单位为度(°);

θ.——右侧单轮前束角,单位为度(°)。

总前束值Lr 为 :

Lr=l+l ………………………… (3)

式中:

Lr— 总前束值,单位为毫米(mm);

li—— 左侧单轮前束值,单位为毫米(mm);

l,— 右侧单轮前束值,单位为毫米(mm)。

style="width:6.10013in;height:2.88002in" />

说明:

AB— 车辆纵向轴线。

注:此图所示为汽车同一车轴两侧车轮俯视图。

图 1 车轮前束

3.5

车轮外倾角 camber

a

车轮轴线与支承车辆平面之间所夹锐角,如图2所示。

style="width:3.50664in;height:2.77332in" />

注:此图所示为左轮在车辆横向平面的投影图,即车辆后视图。

图 2 车轮外倾角

GB/T 33570—2017

3.6

主销后倾角 caster

β

实际主销轴线或虚拟主销轴线(转向节上两球铰中心空间连线)在车辆纵向平面的投影线与支承车

辆平面的法线所夹锐角,如图3所示。

style="width:5.51328in;height:3.64012in" />

说明:

CD 主销轴线在车辆纵向平面上的投影线。

注:此图所示为左侧轮在车辆纵向平面投影图,即车辆左视图。

3 主销后倾角

3.7

主销内倾角 kingpin inclination

Y

实际主销轴线或虚拟主销轴线(转向节上两球铰中心空间连线)在车辆横向平面上的投影线与支承

车辆平面的法线所夹锐角,如图4所示。

style="width:3.93994in;height:3.49998in" />

说明:

EF—— 主销轴线在车辆横向平面上的投影线。

注: 此图所示为右侧车轮在车辆横向平面投影图,即车辆后视图。

4 主销内倾角

3.8

推力角 thrust angle

0

在俯视平面内车辆纵向轴线和推力线(由两后轮共同确定的后轴行驶方向线,从后轴中心向前延

伸)的夹角,如图5所示。推力线相对纵向轴线向左侧偏斜为正,向右侧偏斜为负。

GB/T 33570—2017

style="width:3.94655in;height:4.24006in" />

说 明 :

1— 车 辆 前 轴 ;

2 — — 车辆后轴;

vi— 车辆在俯视平面内的纵向轴线方向;

v,— 后轴推力线方向。

注:此图所示为车辆在水平面的投影图。

5 推力角

3.9

轴偏角 wheel setback angle

(0

在俯视平面内同
一轴上两车轮中心连线与车辆横向轴线之间的夹角,如图6所示。右轮相对于左

轮在前为正,反之为负。轴偏角也称为退缩角。

style="width:4.57997in;height:4.27988in" />

说 明 :

1— 车 辆 前 轴 ;

2 — — 车辆后轴;

vr—— 车辆在俯视平面内的纵向轴线方向;

v,— 后轴推力线方向。

注:此图所示为车辆在水平面的投影图。

6 轴偏角

3.10

measurement sensor

安装各种倾角或方向角传感器并对定位参数进行测量的装置。

GB/T 33570—2017

4 产品分类及型号

4.1 分类

四轮定位仪分为:

-— 图像式,代号为 T;

电子式,代号为 D;

— 光学式,代号为 G;

— 光电式,代号为 GD;

——机械式,代号为J;

——其他类型,代号自定义。

4.2 型号

型号命名表示方法,如图7所示。

style="width:7.31389in;height:2.07361in" />

7 产品型号表示方法

5 技术要求

5.1 工作条件

5.1.1 环境温度:0℃~+40℃。

5.1.2 相对湿度:不大于85%。

5.1.3 电源:电压,220 V±22V; 频率,50 Hz±1 Hz。

5.1.4 环境气压:70 kPa~106 kPa。

5.1.5 周围环境无强光直射,无振动和电磁干扰。

5.2 性能要求

5.2.1 基本要求

5.2.1.1
应具有轮辋跳动偏差补偿功能,即在补偿范围内不应影响车轮定位检测精度。

5.2.1.2 应具有测量、保存和打印结果功能。

5.2.1.3 应具有与其他设备通信交换数据功能。

5.2.1.4 应具有调零或清零功能。

5.2.1.5
应具有对影响正常功能性使用的故障做出自诊断的功能。

5.2.1.6 应具有标定功能。

5.2.2 测量器

测量器的安装轴/孔直径应为14 mm、16 mm、18 mm 或20 mm。

GB/T 33570—2017

5.2.3 车轮夹具

5.2.3.1
连接测量器的车轮夹具,其卡爪形成的平面与安装测量器的孔/轴的垂直度和径向跳动偏差不

大于0.1 mm, 参见图8、图9。

style="width:5.06in;height:4.7267in" />

说明:

P1——车轮夹具第一卡爪端点;

P2 车轮夹具第二卡爪端点;

P3——车轮夹具第三卡爪端点。

注:图中P1、P2、P3在相距0.1 mm 的两平面内。

8 车轮夹具垂直度

style="width:5.21324in;height:2.67982in" />

说明:

P1——车轮夹具第一卡爪端点;

P2——车轮夹具第二卡爪端点;

P3——车轮夹具第三卡爪端点。

注:图中P1、P2、P3在径向相距0.1 mm 的两柱面内。

9 车轮夹具径向跳动

5.2.3.2 车轮夹具的安装孔/轴直径应为14 mm 、16
mm 、18 mm 或20 mm。

5.2.3.3
车轮夹具应能夹持牢固,且有防止跌落的安全保护装置。

5.2.4 转盘

5.2.4.1 用于检测整备质量小于3 . 5 t
汽车的转盘直径不小于300 mm, 最大支承载荷不小于1000 kg。

5.2.4.2 用于检测整备质量不小于3 . 5 t 汽 车 的
转 盘 直 径 不 小 于 3 5 0 mm, 最 大 支 承 载 荷 不 小 于

2000 kg。

GB/T 33570—2017

5.2.4.3
转盘的车轮支撑面沿水平面的任意方向平移量不小于40 mm。

5.2.4.4 转盘的旋转角范围不小于-45°~+45°。

5.2.4.5 机械式转盘指针上应刻有明显的指示标志线。

5.2.4.6 转盘应有止动锁紧装置。

5.2.4.7
转盘在负载时应转动自如,无阻滞、卡死现象,其平移和转动摩擦阻力系数小于0.01。

5.2.4.8
能够输出转角测量数据的转盘(以下简称测量用转盘)的回转角零点误差不大于0.1°。

5.2.4.9 测量用转盘的回转角示值误差不大于0.2°。

5.2.4.10 测量用转盘的回转角零点漂移30 min
内不大于0.1°。

5.2.4.11 测量用转盘的回转角示值稳定性10 s
内为±2'

5.2.4.12 测量用转盘刻度应清晰可辨。

5.2.5 附件

5.2.5.1 后轮支撑滑板

配备左、右可移动两个支撑滑板的四轮定位仪,滑板在空载情况下摩擦阻力不大于10
N, 位移量不

小于50 mm, 其运动阻力系数小于0.01。

5.2.5.2 方向盘固定器

四轮定位仪应配备方向盘固定器,且应操作轻便、使用可靠。

5.2.5.3 制动踏板固定器

四轮定位仪应配备制动踏板固定器,且应操作轻便、使用可靠。

5.2.6 测量参数范围及示值误差

四轮定位仪测量参数范围及示值误差参见表1。

1 四轮定位仪测量参数范围及示值误差

项 目

总前束

单轮前束

车轮外

倾角

主销后倾角

主销内倾角

推力角

轴偏角

测量范围

±3°

±1°30'

±5°

±16°

-5°~+23°

±2°

±2°

示值误差

±4'

±2'

±2'

在±10°范围内 为±12',其余范

围为±15'

在0°~+15°范 围内为±12',其

余范围为±15'

在±1°30'范围 内为±3',其余

范围为±5'

在±1°30'范 围内为±3',

其余范围为

±5'

5.2.7 示值要求

5.2.7.1 示值分辨力

角度分辨力为1'或0.01°,其中前束示值用角度表示时分辨力为1'或0.01°,用长度表示时为

0.1 mm。

5.2.7.2 零点漂移

零点漂移30 min 内不大于2'。

GB/T 33570—2017

5.2.7.3 示值稳定性

示值稳定性10 s 内为±2'。

5.2.7.4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不大于0.3 s。

5.2.8 车轮支承面水平高度差

四车轮支承面水平高度差不大于1 mm。

5.2.9 电气安全性

仪器电源线应有连接外部保护地装置。

5.2.10 环境适应性

5.2.10.1 光照要求

在照度不小于5001x 的光照条件下,应符合5.2.6和5.2.7的要求。

5.2.10.2 低温要求

仪器在承受 GB/T
2423.1规定的0℃的低温环境试验时,应符合5.2.6、5.2.7和5.3的要求。

5.2.10.3 高温要求

仪器在承受 GB/T 2423.2
规定的40℃的高温环境试验时,应符合5.2.6、5.2.7和5.3的要求。

5.2.10.4 跌落要求

仪器在运输包装条件下,进行GB/T
2423.8规定的跌落试验时,应符合5.2.6、5.2.7和5.3的要求。

5.2.10.5 振动要求

仪器在运输包装条件下,进行 GB/T 2423.10
规定的振动试验时,应符合5.2.6、5.2.7和5.3的

要求。

5.2.10.6 抗电磁干扰要求

仪器在工作条件下,进行GB/T18268.1
规定的磁场干扰试验时,应符合5.2.6和5.2.7的要求。

5.3 外观及其他要求

5.3.1
仪器的机箱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各连接件连接紧固可靠。外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凹陷、
崩缺现象,表面涂层不得有明显的剥落、划痕、气泡、流挂等现象。

5.3.2
仪器的按钮应有功能标识,操作灵活可靠,仪器显示应清晰可辨,不得有影响读数的缺陷。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按5. 1的规定。

GB/T 33570—2017

6.2 试验用仪器及要求

6.2.1 四轮定位仪零点检验装置

6.2.1.1 结构示意

四轮定位仪零点检验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 A.1。

6.2.1.2 技术要求

6.2.1.2.1 检验装置加载10 kg
的测量器后,因结构变形造成的角度零点变化应不大于1'。

6.2.1.2.2 模拟轮距为1.1 m~1.8 m,模拟轴距为1.5 m~3.5 m。

6.2.1.2.3 四轮定位仪的测量器和检验装置的轴孔配合精度应不低于 H7/g6
或 G7/h6。

6.2.1.2.4
固定测量器的4个轴头(或孔)中心点应保持在同一水平平面内,其平面度公差应不大于
0.2 mm,4 个定位轴(或孔)的测量点呈矩形布置,矩形对角线长度误差应不大于1
mm。

6.2.1.2.5 前后轴的平行度公差应不大于0.3 mm/m。

6.2.2 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

6.2.2.1 结构示意

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图参见图 A.2、图 A.3。

6.2.2.2 技术要求

6.2.2.2.1
应具备连续模拟车轮定位角的功能,所模拟各参数的范围应符合5.2.6的规定。

6.2.2.2.2 连接测量器夹具的径向圆跳动量应不大于0.05 mm。

6.2.2.2.3
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检验前束角、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的不确定度不大于
四轮定位仪示值误差的1/3,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的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应在各自定义的平
面内独立生成并连续调整量值,且分别测量。

6.2.2.2.4
在检验装置的左、右轮模拟倾角相同情况下,连接测量器夹具中心点的对角线长度误差不大
于 1 mm, 参见图 A.3。

6.2.2.2.5
在检验装置的左、右轮模拟倾角相同情况下,连接测量器夹具中心点在同一水平平面内,其
平面度公差不大于0.2 mm, 参见图 A.3。

6.2.2.2.6 模拟轮距为1.1 m~1.8 m,模拟轴距为1.5 m~3.5 m。

6.2.3 水准仪

水准仪的等级应不低于DS1 级。

6.2.4 高度标尺

高度标尺的示值分辨力不低于0.1 mm。

6.2.5 转盘示值检验装置

转角示值检验装置的转角范围不小于±45°,示值误差不大于4'

6.2.6 砝码

质量砝码分为 A 组和 B 组 :A 组质量不小于1 t,B 组质量不小于2
t,质量误差不大于2 kg。

GB/T 33570—2017

6.2.7 照度计

照度计的测量范围01x~2000 lx,示值误差不大于11x。

6.2.8 测力计

测力计的测量范围0 N~300N, 示值误差不大于1%FS, 具有峰值保持功能。

6.2.9 水平尺

水平尺的示值误差不大于0.1 mm/m。

6.3 零点漂移试验

将4个测量器按实际检测位置装在四轮定位仪零点检验装置轴头上或插孔内,仪器调整水平,打开
被标定四轮定位仪电源,进入仪器标定程序,读取零点示值,每隔10 min
读取零点示值一次,共读取示

值3次,按3次中最大的偏离零位的绝对量作为零点漂移误差并记录在表 B.1 中。

6.4 示值误差试验

6.4.1 车轮外倾角示值误差试验

6.4.1.1
完成6.3的试验后,调整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的车轮外倾角,使试验台4个卡具的车轮外
倾角分别依次为-5°、
-2°、0°、+2°、+5°后进行测试,从被检四轮定位仪仪表上读取车轮外倾角示值并
记录在表 B.2 中 。

6.4.1.2 进行6.4.1.1过程共3次,其中两次按-5°、
-2°、0°、+2°、+5°顺序测试,其余一次为逆序。

6.4.1.3 计算每个测试点的3次算术平均值。

6.4.1.4 按式(4B.2 中 。

△c;=C;—Csi ………………………… (4)

式中:

△c;—— 四轮定位仪在第i
测试点的车轮外倾角示值误差,正值代表正向误差、负值代表负向误差,

单位为度(°)或分(');

c, 四轮定位仪在第i
测试点的3次车轮外倾角示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度(°)或分('),i=

1,2,3;

cs— 第 i
测试点的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的车轮外倾角示值,单位为度(°),i=1,2,3。

6.4.2 车轮前束示值误差试验

6.4.2.1
调整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的车轮外倾角,使车轮外倾角处于零点。

6.4.2.2
调整四轮定位仪前束示值单位为角度,调整车轮前束,示值检验装置4个卡具的前束分别依次
为-1°、 -30'、0°、+30'、+1°进行测试,读取四轮定位仪前束示值并记录在表
B.2 中 。

6.4.2.3 进行6.4.2.2过程共3次,其中两次按-1°、
-30'、0°、+30'、+1°顺序测试,其余一次为逆序。

6.4.2.4 按式(5。

△t,=t; tx ………………………… (5)

式中:

△t;——四轮定位仪在第 i
测试点的前束角示值误差,正值代表正向误差、负值代表负向误差,单位

为度(°)或分(');

t; 四轮定位仪在第i
测试点的3次前束角示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度(°)或分('),i=1,

GB/T 33570—2017

2,3;

ta- 第 i
测试点的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的前束角示值,单位为度(°),i=1,2,3。

6.4.3 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示值误差试验

6.4.3.1
将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的车轮外倾角和车轮前束调整到零点。

6.4.3.2
调整主销后倾角,在其定义面内分别为0°、5°、10°、15°,且主销内倾角在其定义的面内分别为
0°、5°、10°、15°、20°,主销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应独立生成。

6.4.3.3
调整水平回转台带动测量器,从前束为零位置向左、右两个方向转动相等的角度,应首先使小
转向半径一侧测量器达到规定角度,另一侧测量器作跟随运动,角度大小方向根据被检测仪器选定,按四
轮定位仪说明书中规定的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将仪表示值记录在表
B.3 中 。

6.4.3.4
进行6.4.3.2过程共3次,其中两次按主销后倾角为0°、5°、10°、15°,主销内倾角为0°、5°、10°、
15°、20°的顺序测试,其余一次为逆序。

6.4.3.5 计算每个测试点的3次算术平均值。

6.4.3.6
按式(6)计算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示值误差并记录在表 B.3 中 。

△k;=k;—k, ………………………… (6)

式中:

△k;—— 四轮定位仪在第 i
测试点的主销后倾角(或主销内倾角)误差,正值代表正向误差、负值代

表负向误差,单位为度(°)或分(');

k;— 四轮定位仪在第 i
测试点的3次主销后倾角(或主销内倾角)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度(°)

或分('),i=1,2,3;

k 。-— 第 i
测试点的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的主销后倾角(或主销内倾角),单位为度(°),i=

1,2,3。

6.4.4 推力角示值误差试验

6.4.4.1
将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的车轮外倾角和前束调整到零点。

6.4.4.2 调整推力角,示值检验装置的推力角依次为-2°、
-1°、0°、+1°、+2°进行测试,读取四轮定位 仪推力角示值并记录在表B.2 中

6.4.4.3 进行6.4.4.2过程共3次,其中两次按-2°、
-1°、0°、+1°、+2°顺序测试,其余一次为逆序。

6.4.4.4 按式(7

△th;=th;—thx ………………………… (7)

式中:

△th,— 四轮定位仪在第 i
测试点的推力角示值误差,正值代表正向误差、负值代表负向误差,单

位为度(°)或分('):

th;— 四轮定位仪在第 i
测试点的3次推力角示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度(°)或分('),i=1,

2,3;

th,— 第 i
测试点的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的推力角示值,单位为度(°),i=1,2,3。

6.4.5 轴偏角示值误差试验

6.4.5.1 调整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的推力角到零点。

6.4.5.2
调整轴偏角,示值检验装置的轴偏角各依次为-2°、
-1°、0°、+1°、+2°进行测试,从被检四轮
定位仪仪表上读取轴偏角示值并记录在表 B.2 中 。

6.4.5.3 进行6.4.4.2过程共3次,其中两次按-2°、
-1°、0°、+1°、+2°顺序测试,其余一次为逆序。

6.4.5.4 按式(8

GB/T 33570—2017

△a,=a; asi ………………………… (8)

式中:

△a;—— 四轮定位仪在第i
测试点的轴偏角示值误差,正值代表正向误差、负值代表负向误差,单位

为度(°)或分(');

a; 四轮定位仪在第 i
测试点的3次轴偏角示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度(°)或分('),i=

1,2,3;

a,— 第 i
测试点的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的轴偏角示值,单位为度(°),i=1,2,3。

6.5 示值稳定性试验

6.5.1 车轮外倾角示值稳定性试验

6.5.1.1
按6.4.1.1方法试验,对车轮外倾角为+5°的测试点,每隔10 s
读一次四轮定位仪仪表示值,共 读取5组数据。

6.5.1.2
计算6.5.1.1所读取数据的标准差作为示值稳定性误差,并记录在表 B.4 中 。

6.5.2 前束角示值稳定性试验

6.5.2.1
按6.4.2.2方法试验,对前束角为+1°的测试点,每隔10 s
读一次四轮定位仪仪表示值,共读取 5组数据。

6.5.2.2
计算6.5.2.1所读取数据的标准差作为示值稳定性误差,并记录在表 B.4 中 。

6.5.3 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示值稳定性试验

6.5.3.1
按6.4.3.2方法试验,对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后倾角同时为+10°的测试点,每隔10 s
读一次仪表 示值,共读取5组数据。

6.5.3.2
计算6.5.3.1所读取数据的标准差作为示值稳定性误差,并记录在表 B.4 中。

6.5.4 推力角示值稳定性试验

6.5.4.1
按6.4.4.2方法试验,对推力角为+1°的测试点,每隔10 s
读一次四轮定位仪仪表示值,共读取 5组数据。

6.5.4.2
计算6.5.4.1所读取数据的标准差作为示值稳定性误差,并记录在表 B.4 中 。

6.5.5 轴偏角示值稳定性试验

6.5.5.1
按6.4.5.2方法试验,对轴偏角为+1°的测试点,每隔10 s
读一次四轮定位仪仪表示值,共读取 5组数据。

6.5.5.2
计算6.5.5.1所读取数据的标准差作为示值稳定性误差,并记录在表 B.4 中 。

6.6 仪器响应时间试验

将4个测量器安装在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的轴头上或插孔内,以每秒0.2°~1°的速率调整车

轮前束、车轮外倾角,观查四轮定位仪仪表的示值在3 s
内变化的次数不少于10次。

6.7 转盘零点漂移试验

打开被标定四轮定位仪电源,进入仪器标定程序,读取转盘零点示值,每隔30
min 读取零点示值一

次,共读取示值3次,按3次中最大的偏离零位的绝对量作为零点漂移误差并记录在表B.1
中。

GB/T 33570—2017

6.8 转盘示值误差试验

6.8.1
将转盘放置在转盘示值检验装置上,用施力装置带动分度头压在转盘上,打开被标定四轮定位
仪电源,进入仪器标定程序,转动分度头并带动转盘旋转-45°、 -30°、
-15°、0°、15°、30°、45°,读取转盘 示值并记录在表B.5 中 。

6.8.2 进行6.8.1过程共3次,其中两次按-45°、 -30°、
-15°、0°、15°、30°、45°顺序测试,其余一次为 逆序。

6.8.3 计算每个测试点的3次算术平均值。

按式(9)计算转角示值误差并记录在表 B.5 中 。

△tu;=tu;—tui ………………………… (9)

式 中 :

△tu;— 转盘在第 i 测试点的转角示值误差,单位为度(°)或分(');

tu;-— 转盘在第 i
测试点的3次转角示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度(°)或分('),i=1,2,3;

tu,- 第 i 测试点的转盘示值检验装置的转角示值,单位为度(°),i=1,2,3。

6.9 转盘示值稳定性试验

6.9.1 按6.8. 1方法试验,对转角为+15°的测试点,每隔10 s 读一
次转盘示值,共读取5组数据。

6.9.2 计算6.9. 1所读取数据的标准差作为示值稳定性误差,并记录在表 B.4 中

6.10 转盘支撑能力及摩擦阻力系数试验

5.2.4.1 、[5.2.4.2](https://5.2.4.2
t 或 2 t 的砝码放置于转盘上,转盘应转动自如,导轨滑槽无压痕,

按式(10)计算转盘阻力系数并记录在表 B.6 中 。

style="width:1.07994in;height:0.61336in" /> ………………………… (10)

式 中 :

f,— 转盘在第 i 次测试的阻力系数;

Fn—— 转盘在第 i 次测试中所受的初始拉力峰值,单位为牛顿(N),i=1,2,3;

G — 加载砝码的重力,单位为牛顿(N)。

6.11 后轮支撑板摩擦阻力及阻力系数试验

用测力计水平拉动空载状态的后轮支撑板,摩擦阻力应满足5.2.5.
1的要求,将1 t 或 2 t 的砝码放

置于后轮支撑板上,按式(11)计算后轮支撑板阻力系数并记录在表 B.6 中 。

style="width:1.11329in;height:0.61996in" /> (11)

式 中 :

fa—— 后轮支撑板在第 i 次测试的阻力系数;

F. 后轮支撑板在第 i 次测试中所受的初始拉力峰值,单位为牛顿(N),i=1,2,3;

G — 加载砝码的重力,单位为牛顿(N)。

6.12 车轮支承面水平高度差试验

参考图 A.3 所示。将高度标尺分别放置在各车轮支撑面,将示值误差不大于1
mm 的激光投线仪

或水准仪调整至水平,记录激光投线仪或水准仪投影平面与高度标尺相交处的示值。

GB/T 33570—2017

6.13 电气安全试验

受试仪器不通电,测量机箱与电源插头接地端的电阻,阻值应不大于4Ω。

6.14 环境适应性试验

6.14.1 光照稳定性试验

用照度计对试验场地350 mm~750mm
水平面的照度进行测量,在测量器处照度不小于5001x 的

光照条件下进行6.3、6.4、6.5、6.6的试验。

6.14.2 低温试验

将四轮定位仪测量器放入温度为0℃±3℃的试验箱中,当四轮定位仪测量器温度稳定后,在该条

件下暴露16 h,进行6.3、6.4、6.5、6.6的试验。

6.14.3 高温试验

将四轮定位仪测量器放入温度为40℃的试验箱中,当四轮定位仪测量器温度稳定后,在该条件下

暴露16 h,进行6.3、6.4、6.5、6.6的试验。

6.14.4 跌落试验

将四轮定位仪测量器以工作状态从500 mm
的高度自由跌落到混凝土或钢制的平滑、坚硬的刚性

表面两次后,进行6.3、6.4、6.5、6.6的试验。

6.14.5 振动试验

将四轮定位仪测量器刚性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经频率50 Hz、振幅0.35 mm、5g
加速度、时间

0.5h 正弦激励的室内振动试验后,进行6.3、6.4、6.5、6.6的试验。

6.14.6 抗电磁干扰试验

四轮定位仪在工作条件下,将毫特斯拉计探头沿四轮定位仪主机及测量器表面移动,毫特斯拉计最

大交流磁通密度不应超过0.5 mT, 进行6.3、6.4、6.5、6.6的试验。

6.15 外观检验

通过目测与手感检查。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类别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出厂检验

7.2.1
每台产品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出具检验合格证书后方可出厂。

7.2.2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5.2.6、5.2.7,检验比例为100%。

7.2.3 判定规则:出厂检验如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

GB/T 33570—2017

7.3 型式检验

7.3.1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正常生产时,每两年或累计的生产数量超过200台后;

——产品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

——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要求进行型式检验。

7.3.2
型式检验的样机数量按每批5%进行检验,若小数点后不足一台按一台处理,但每批不得少于
两台。

7.3.3 型式检验内容为第5章全部技术要求。

7.3.4
型式检验中如发现一台不合格时,可以对该批产品另外再抽样10%,对不合格项目及相关项目
进行复检,如仍有一台不合格者则此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8 标志、使用说明书

8.1 标志

8.1.1 产品标志

仪器应在机箱上明显位置装有标牌,标牌应包含下列内容:

— 产品名称及型号;

— 制造厂名和商标;

——产品编号;

——生产日期;

——产品标准编号;

——额定电源电压及频率。

8.1.2 包装标志

仪器的外包装上有包装储运标志,标志应包括下列内容:

——产品名称及型号;

——制造厂名及地址;

——包装箱的外形尺寸:长×宽×高,mm;

- 总 质 量 ,kg;

——运输、贮存作业图示标志:"小心轻放""防潮""不准倒置"等,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有

关规定。

8.2 使用说明书

仪器应附有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的内容应符合 GB/T 9969 的要求。

GB/T 33570—2017

9 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包装

9.1.1 包装前应进行防锈防潮处理。

9.1.2 仪器应按产品包装技术图样的要求包装,包装箱内应有下列文件:
——产品合格证;

— 装箱清单;

——保修卡;

——产品使用说明书。

9.1.3 产品出厂包装技术要求应符合GB/T 13384 的规定。

9.2 运 输

仪器在包装状态下运输,运输中应小心轻放,防止剧烈的振动和撞击,严禁抛掷。不得淋雨及长期

受潮,不得与腐蚀性物质一起运输。

9.3 贮存

仪器应贮存在干燥、通风及无腐蚀性气体侵蚀的仓库内。

GB/T 33570—2017

A

( )

四轮定位仪试验用仪器

A.1

四 轮 定 位 仪 零 点 检 验 装 置 结 构 示 意 图 参 见 图 A.1。

style="width:9.51993in;height:6.40684in" />

说明:

1— 传感器支撑轴;

2 — — 支撑架;

3 — — 传感器安装轴头孔; 4 — — 调平螺栓;

I—— 测量器安装平面。

注:图中平面 I 在相距0.2 mm 的两水平平面内。

A.1

A.2

独立生成主销内、后倾角的前轮检验机构原理参见图 A.2。

GB/T 33570—2017

style="width:10.5868in;height:6.3734in" />

说明:

1 — — 模拟主销;

2 — — 球面导轨;

3 — — 万向传动装置;

4— 四轮定位仪测量器夹具;

5 — — 前束调整及计量传感器;

6 — — 主销内倾角调整导轨;

7 — — 车轮外倾角及主销内倾角计量传感器;

8 — — 主销后倾角调整导轨;

9— 主销后倾角计量传感器; β— 主销后倾角;

y— 主销内倾角。

A.2 独立生成主销内、后倾角的前轮检验机构原理

A.3 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结构

四轮定位仪示值检验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 A.3。

GB/T 33570—2017

style="width:10.83995in;height:6.47988in" />

说明:

1— 前轮定位参数检验机构;

2 — — 推力角检验机构;

3 — — 后轮定位参数检验机构; Ⅱ— — 测量器安装平面。

注:图中平面Ⅱ在相距0.2 mm 的两水平平面内,11与12之差的绝对值应小于1
mm。

A.3

A.4

车 轮 支 撑 面 水 平 高 度 差 试 验 示 意 图 参 见 图 A.4。

GB/T 33570—2017

style="width:10.8667in;height:6.60682in" />

说明:

1 — 水准仪;

2 — — 高度标尺;

3 — — 车 轮 ;

A,B,C,D— 车轮接地点;

Ⅲ — — 过车轮最高接地点的水平面;

IV — 过车轮最低接地点的水平面。

注:图中平面Ⅲ、IV的距离不大于1 mm。

A.4

GB/T 33570—2017

B

(资料性附录)

四轮定位仪检验记录

四轮定位仪检验结果参照表B.1~表 B.6 样式记录。

B.1 零点漂移试验记录

设备型号

制造厂名

生产日期

产品编号

上次检验日期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力

核验员

检验地点

检验日期

试验项目

零位示值

零点漂移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车轮前束/(°/mm)

左前轮

左后轮

右前轮

右后轮

车轮外倾角/(°)

左前轮

左后轮

右前轮

右后轮

主销后倾角/(°)

左前轮

右前轮

主销内倾角/(°)

左前轮

右前轮

推力角/C)

轴偏角/(°)

左转盘转角/(°)

右转盘转角/C)

B.2
车轮前束、车轮外倾角、推力角和轴偏角示值误差试验记录

试验项目

四轮定位仪示值

算数平

均值

示值

误差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车轮

前束/C)

左前轮

-1

—30'

0

30'

GB/T 33570—2017

B.2 ( 续 )

试验项目

四轮定位仪示值

算数平

均值

示值

误差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车轮

前束/(°)

左前轮

1

左后轮

-1

—30'

0

30'

1

右前轮

-1

-30'

0

30'

1

右后轮

-1

-30'

0

30'

1

车轮外

倾角/()

左前轮

-5

-2

0

2

5

左后轮

-5

-2

0

2

5

右前轮

-5

-2

0

2

5

右后轮

-5

-2

GB/T 33570—2017

B.2 ( 续 )

试验项目

四轮定位仪示值

算数平

均值

示值

误差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车轮外

倾角/()

右后轮

0

2

5

推力角/()

-2

-1

0

1

2

轴偏角/C)

-2

-1

0

1

2

B.3 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示值误差试验记录

试验项目

四轮定位仪示值

算数平

均值

示值

误差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主销后

倾角

主销内

倾角

主销后

倾角

主销内

倾角

主销后

倾角

主销内

倾角

主销后

倾角

主销内

倾角

主销后

倾角

主销内

倾角

左前轮

主销后

倾角/()

0

主销内

倾角/C)

0

5

10

15

20

主销后

倾角/(°)

5

主销内

倾角/(°)

0

5

10

15

20

主销后

倾角/C)

10

主销内

倾角/(°)

0

5

10

15

20

GB/T 33570—2017

B.3 ( 续 )

试验项目

四轮定位仪示值

算数平

均值

示值

误差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主销后

倾角

主销内

倾角

主销后

倾角

主销内

倾角

主销后

倾角

主销内

倾角

主销后

倾角

主销内

倾角

主销后

倾角

主销内

倾角

左前轮

主销后

倾角/(°)

15

主销内

倾角/C)

0

5

10

15

20

右前轮

主销后

倾角/(°)

0

主销内

倾角/C()

0

5

10

15

20

主销后

倾角/(°)

5

主销内

倾角/(°)

0

5

10

15

20

主销后

倾角/(°)

10

主销内

倾角/(°)

0

5

10

15

20

主销后

倾角/(°)

15

主销内

倾角/C)

0

5

10

15

20

B.4 示值稳定性试验记录

试验项目

试验次数

标准差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车轮前束/(°)

左前轮

左后轮

右前轮

右后轮

GB/T 33570—2017

B.4 ( 续 )

试验项目

试验次数

标准差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车轮外倾角/C°)

左前轮

左后轮

右前轮

右后轮

主销后倾角/C)

左前轮

右前轮

主销内倾角/C)

左前轮

右前轮

推力角/(°)

轴偏角/(°)

左转盘转角/(°)

右转盘转角/(°)

B.5 转盘示值误差试验记录

试验项目

转盘示值

算数平均值

示值误差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左转盘转角/C°)

-45

-30

-15

0

15

30

45

右转盘转角/(°)

-45

-30

-15

0

15

30

45

GB/T 33570—2017

B.6 阻力系数试验记录

试验项目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左转盘阻力系数

右转盘阻力系数

左支撑滑板阻力系数

右支撑滑板阻力系数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33570-2017 四轮定位仪.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DB37-T 4620.2—2023 智慧城市 优政建设 第2部分:多网格融合应用平台 山东省.pdf